首页| 行业标准| 论文文档| 电子资料| 图纸模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激活码充值

您现在的位置是:团子下载站 > 机械电子 > 三菱PLC Q高性能CPU功能解说程序基础

三菱PLC Q高性能CPU功能解说程序基础

  • 资源大小:6144
  • 上传时间:2022-01-09
  • 下载次数:0次
  • 浏览次数:83次
  • 资源积分:1积分
  • 标      签: 三菱PLC 可编程控制器

资 源 简 介

三菱PLC Q高性能CPU功能解说程序基础:1.3 简易的可编程软元件和指令2 对单CPU 系统的系统配置2.1 系统配置2.2 系统安全注意事项2.3 确认系列编号和功能版3 性能规格4 顺控程序配置和执行条件4.1 顺控程序4.1.1 主程序4.1.2 子程序4.1.3 中断程序4.2 程序执行形式4.2.1 初始执行型程序4.2.2 扫描执行型程序4.2.3 低速执行型程序4.2.4 待机型程序4.2.5 固定扫描执行型程序4.3 操作处理4.3.1 初始处理4.3.2 I/O 刷新(I/O 模块刷新处理) 4.3.3 智能型功能模块的自动刷新4.3.4 终端处理4.4 运行,停止,暂停三种操作处理4.5 瞬时掉电时的操作处理4.6 数据清除处理4.7 输入/输出处理和响应滞后4.7.1 刷新模式4.7.2 直接模式4.8 在顺控程序中能使用的数值4.8.1 BIN(二进制编码) 4.8.2 HEX(十六进制) 4.8.3 BCD(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 4.8.4 实数(十进制浮点数据)4.9 字符串数据5 分配I/O 地址5.1 扩展基板的级和插槽编号间的关系5.2 安装扩展基板和设定段级数5.3 基板分配(基本模式)5.4 什么是I/O 地址?5.5 I/O 地址分配的概念5.5.1 远程站I/O 地址5.6 用GX Developer 分配I/O 地址5.6.1 用GX Developer 分配I/O 的目的5.6.2 用GX Developer 分配I/O 的概念5.7 I/O 地址分配示例5.8 检查I/O 地址6 QCPU 文件6.1 关于QCPU 的存储器6.2 程序存储器6.3 关于标准ROM6.4 关于标准RAM 6.5 存储卡6.6 在标准ROM 或在闪存卡中写入数据6.6.1 用GX Developer 在标准ROM 或闪存卡中写入数据6.6.2 自动写入标准ROM(从存储卡将所有的数据自动写入标准ROM) 6.7 执行标准ROM/存储卡程序(引导运行) 6.8 程序文件配置6.9 GX Developer 文件操作和文件处理的注意事项6.9.1 文件操作6.9.2 文件处理的注意事项6.9.3 文件容量7 功能7.1 功能表7.2 恒定扫描7.3 锁存功能7.4 从停止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时设置输出(Y)状态7.5 时钟功能7.6 远程操作7.6.1 远程运行/停止7.6.2 远程暂停7.6.3 远程复位7.6.4 远程锁存清除7.6.5 远程操作和QCPU 运行/停止开关间的关系7.7 改变QCPU-兼容输入模块和中断模块的响应时间(I/O 响应时间) 7.7.1 改变输入模块的响应时间7.7.2 改变高速输入模块的响应时间7.7.3 改变中断模块的响应时间7.8 设定智能-功能模块的切换7.9 监控功能7.9.1 监控条件设置7.9.2 对本地软元件的监控测试7.9.3 对外部I/O 强制ON/OFF 7.10 在CPU 运行期间写入程序7.10.1 运行状态下用回路模式写入数据7.10.2 运行状态下写入批文件7.11 执行时间的测量7.11.1 程序监控表7.11.2 中断程序监控表7.11.3 扫描时间的测量7.12 采样跟踪功能7.13 多用户的调试功能7.13.1 多用户监控功能7.13.2 多用户运行写入功能7.14 警戒定时器(WDT) 7.15 自诊断功能7.15.1 由于出错而中断7.15.2 出错时LED 显示7.15.3 删除错误7.16 故障历史记录7.17 系统保护7.17.1 口令注册7.17.2 远程口令7.18 用GX Developer 监控QCPU 系统状态(系统监控) 7.19 LED 显示7.19.1 LED 显示7.19.2 优先级的设置8 与智能型功能模块/特殊功能模块的通信8.1 QCPU 与Q 系列智能型功能模块组之间的通信8.1.1 使用GX CONFIGURATOR 进行初始值设定及自动刷新设定8.1.2 使用软元件的初始值通信8.1.3 使用FROM/TO 指令的通信8.1.4 使用智能型功能模块的软元件的通信8.1.5 使用智能型功能模块的专用指令的通信8.2 从智能型功能模块向QCPU 发出的请求8.2.1 从智能型功能模块发出的中断请求8.3 QCPU 与AnS-系列特殊功能模块组之间的通信8.3.1 使用软元件初始值的通信8.3.2 使用FROM/TO 的指令通信8.3.3 使用智能型功能模块的软元件的通信8.3.4 对特殊功能模块进行快速访问的影响和防范措施9 参数表10 软元件10.1 软元件表10.2 内部用户软元件10.2.1 输入(X)10.2.2 输出(Y)10.2.3 内部继电器(M) 10.2.4 锁存继电器(L) 10.2.5 信号报警器10.2.6 边沿继电器(V)10.2.7 通信继电器(B)10.2.8 特殊通信继电器(SB) 10.2.9 步进继电器10.2.10 定时器10.2.11 计数器10.2.12 数据寄存器10.2.13 通信寄存器10.2.14 特殊通信寄存器10.3 内部系统软元件10.3.1 功能软元件(FX,FY,FD)10.3.2 特殊继电器(SM)10.3.3 特殊寄存器(SD) 10.4 链接直接软元件(J????)10.5 智能型功能模块的软元件(U??G??)10.6 变址寄存器(Z) 10.6.1 扫描执行程序与低速执行程序之间的切换10.6.2 扫描/低速执行程序与中断/固定扫描执行程序间的切换10.7 文件寄存器(R)10.7.1 文件寄存的容量10.7.2 不同的存储卡,类型决定访问存储卡方法的差别10.7.3 注册文件寄存器10.7.4 文件寄存器的指定方法10.7.5 使用文件寄存器的注意事项10.8 嵌套(N)10.9 指针10.9.1 本地指针10.9.2 公共指针10.10 中断指针(I) 10.11 其它软元件10.11.1 SFC 块软元件(BL) 10.11.2 SFC 转换软元件(TR) 10.11.3 网络编号指定软元件(J)10.11.4 I/O 地址指定软元件(U)10.11.5 宏指令自变量软元件(VD)10.12 常数10.12.1 十进制常数(K) 10.12.2 十六进制常数(H) 10.12.3 实数(E)10.12.4 字符串(″)10.13 软元件的简便使用10.13.1 全局软元件和本地软元件10.13.2 软元件的初始值11 QCPU 的处理时间11.1 读取QCPU 的扫描时间11.2 延长扫描时间的影响因素11.3 缩短扫描时间的影响因素12 将程序写入QCPU 中的步骤12.1 写入1 个程序的步骤12.1.1 创建多程序时的考虑事项12.1.2 向QCPU 写入程序的步骤12.2 写入多个程序的步骤12.2.1 创建多个程序时的考虑事项12.2.2 将程序写入QCPU 的步骤13 多个PLC 系统的简介13.1 特点13.2 多个PLC 程序简介13.3 与单个CPU 系统的区别14 多CPU 系统的系统配置14.1 系统配置14.2 在多CPU 系统配置期间的注意事项14.2.1 可用QCPU 和动作CPU 的功能版本及其安装位置14.2.2 使用Q 系列相应的I/O 模块和智能型功能模块时的注意事项14.2.3 安装AnS 系列对应的I/O 模块和特殊功能模块时的限制14.2.4 有安装限制的模块14.2.5 使用CX–Developer 和GX–配置器14.2.6 使多CPU 系统生效的参数14.2.7 多CPU 系统的复位14.2.8 当发生QCPU 停止错误时的处理14.2.9 减少多CPU 系统处理所需的时间15 多CPU 系统I/O 地址的分配15.1 分配I/O 地址的概念15.1.1 I/O 模块和智能型功能模块的I/O 地址15.1.2 QCPU 和动作CPU 的I/O 地址15.2 用GX–Developer 进行PC 参数I/O 分配的目的16 多CPU 系统的QCPU 与动作CPU 之间的通信16.1 公共CPU 存储器的自动刷新16.2 用多CPU 命令与智能型功能模块软元件进行通信16.3 QCPU 和动作CPU 之间的相互通信16.3.1 从QCPU 到动作CPU 的控制指令16.3.2 读和写软元件数据16.4 公共CPU 存储器17 多CPU 系统的I/O 模块与智能型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17.1 控制PLC 通信的范围17.2 非控制PLC 通信的范围18 多CPU 系统QCPU 的处理时间18.1 QCPU 扫描时间的概念18.2 延长扫描时间的因素19 多CPU 系统的启动19.1 多CPU 系统启动的流程图19.2 多CPU 系统参数的设定(多CPU 设置,控制PLC 设置)19.2.1 系统配置19.2.2 创建新系统19.2.3 使用现有的预设多CPU 设置和I/O 分配
VIP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