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标准| 论文文档| 电子资料| 图纸模型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激活码充值

您现在的位置是:团子下载站 > 其他 > 数字光处理技术(DLP)全解析

数字光处理技术(DLP)全解析

  • 资源大小:0.1 MB
  • 上传时间:2021-09-06
  • 下载次数:0次
  • 浏览次数:66次
  • 资源积分:1积分
  • 标      签: 数字光处理 dlp

资 源 简 介

DLP是“DigitalLightProcession”的缩写,即为数字光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它是基于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来完成可视数字信息显示的技术。说得具体点,就是DLP投影技术应用了数字微镜晶片(DMD)来作为主要关键处理元件以实现数字光学处理过程。   DLP工作原理介绍   其原理是将通过UHP灯泡发射出的冷光源通过冷凝透镜,通过Rod(光棒)将光均匀化,经过处理后的光通过一个色轮(ColorWheel),将光分成RGB三色(或者RGBW等更多色),现在也有一些厂家利用BSV液晶拼接技术镜片过滤光线传导,再将色彩由透镜投射在DMD芯片上,最后反射经过投影镜头在投影屏幕上成像。   光源通过色轮后折射在DMD芯片上,DMD芯片在接受到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后将光线发射到投影屏幕上。DMD芯片外观看起来只是一小片镜子,被封装在金属与玻璃组成的密闭空间内,事实上,这面镜子是由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个微镜所组成的。以XGA解析度的DMD芯片为例,在宽1cm,长1.4cm的面积里有1024&TImes;768=786432个微镜单元,每一个微镜代表一个像素,图像就由这些像素所构成。由于像素与芯片本身都相当微小,因此业界也称这些采用微型显示装置的产品为微显示器。   DLP基本起源概况   1991年,30万像素的液晶投影机已经被推出了,1996年液晶投影已经迅速发展到VGA甚至SVGA数据投影和家庭影院投影的阶段了,但是因为技术瓶颈,亮度与对比度都很难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DLP投影技术走上历史的舞台顺理成章。   DLP的技术核心是DMD芯片,是由美国LarryHornback博士于1977年发明的。最开始,主要是为了开发印刷技术的成像机制,先以模拟技术开发微型机械控制,1981年才改用数字式的控制技术,正式命名为DigitalMicro-mirrorDevices,并开始分成印刷技术与数字成像两个方向来研发。到了1991年德州仪器决定将数字成像的开发独立成一个事业部,并于1996年开发出第一个数字图像产品,1997年正式终止印刷技术的研发,全力进行数字图像的研发。   DLP成像优势显著   DMD可以提供1670万种颜色和256段灰度层次,从而确保DLP投影机可投影的活动影像画面色彩艳丽的细腻、自然逼真。   DMD最多可内置2048&TImes;1152阵列,每个元件约可产生230万个镜面,这种DMD已有能力制成真正的高清晰度电视。   1、抹去图象中的缺陷   DMD微镜器件非凡的快速开关速度与双脉冲宽度调制的一种精确的图像颜色和灰度复制技术相结合,使图像可以随着窗口的刷新而更加清晰,通过增强对比度,描绘边界线以及分离单个颜色而将图像中的缺陷抹去。   2、避免“纱门”效应   在许多LCD投影图像中,我们会看到当一个图像尺寸增加时,LCD图像中的缝隙将变得更大,而在DLP投影机中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DMD镜面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这一切。每个镜片90%的面积动态地反射光线以生成一个投影图像,由于一个镜头与另一个镜头之间是如此的接近,所以图像看起来没有缝隙。DMD镜片体积微小,每一侧边的长度为16微米,相邻镜头之间的缝隙小于1微米。镜头是方形的,所以每一个镜片显示的内容要比实际图像更多。再加上当分辨率增加时大小及间距仍保持一致,因此无论分辨率如何变化,图像始终能够保持很高的清晰度。
VIP VIP